潭某,女,61岁,农民。2009年11月21日初诊。
自诉胃脘嘈杂、痞胀3年,近3月加重,每于进食后则胃胀、嗳气,时悲伤欲哭,喜叹气,口臭,咽部不适,寐差。舌红,苔薄,脉滑。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炎。
辨证:肝气犯胃。
治法: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主方:丹栀逍遥散合安神定志丸。
牡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8g,白术18g,白芍18g,茯苓18g,当归15g,黄连10g,竹茹10g,远志9g,石菖蒲12g,酸枣仁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厚朴12g,枳壳12g,陈皮12g,紫苏梗12g。7剂,水煎服。
2009年11月21日二诊:诉服药期间悲伤叹气减少,嘈杂胃痞明显减轻,惟嗳气减而未除。继续用丹栀逍遥散合安神定志丸治疗。
处方:牡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8g,白术18g,白芍18g,茯苓18g,当归15g,黄连10g,竹茹10g,香附15g,郁金12g,远志9g,石菖蒲12g,酸枣仁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厚朴12g,枳壳12g,陈皮12g,紫苏梗12g,甘草6g。7剂,水煎服。
2009年11月30日三诊:诸症悉除,再予上方14剂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悲伤欲哭、喜叹气乃肝郁不疏;参合口臭、舌红,睡眠欠佳恐由肝郁化火,扰动心神所致。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泻火,合安神定志丸加枣仁安神定志。“木火郁而不泄,阳明无有不受其戕”,脾胃气机升降受到影响而生胃脘痞胀,以理气药行气消痞、畅其气机,是为佐使。二诊因嗳气未尽,故加香附、郁金行肝气。故而收效。
(李思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