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工农路502号

  急救电话:023-74522999、办公电话:74512338

谈牡丹皮在中医药中的功效
来源: | 作者:djxzyy | 发布时间: 2018-07-18 | 2020 次浏览 | 分享到:

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粉丹。《本草纲目》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王、花王。

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主产于安徽、四川、陕西、湖北、山东等地。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丹皮的干燥根皮。秋冬寒露前后采挖,洗净泥土,去掉须根,剥下根皮,晒干。然后用竹刀和碎碗片刮去外皮,即成丹皮(粉丹皮)。药用丹皮呈圆筒型,半筒型或破碎的片状,表面灰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易折断,粉性,常有多数亮银星,有特殊浓厚的香气,性微寒,味苦、辛,嚼之发涩稍有麻舌感。《本草纲目》载“巴蜀、渝、合洲者上,海盐者次之,色白者补,赤者利”,垫江牡丹皮均以条长,无木心,皮厚,断面粉白色,粉性足,香气脓,亮银星多,实为牡丹中之佳品,因而我县特产的牡丹皮被人民卫生出版社载入《中草药图谱》。

1.清热凉血  本品性味和缓,善清血中伏热,凉血而生新,泻阴火,除烦热,在黄柏之上,辛散外达,为疗无汗骨蒸之佳品。用于:①吐衄:热毒炽盛以致发斑、发疹、吐衄者,用之清热凉血,常与泻火凉血解毒之品相伍。②虚热:热伏阴分,夜热早凉,或阴虚发热,无汗骨蒸者,取其凉血退蒸之力,常与青蒿、鳖甲同用。③遗精:肾虚亏损,骨蒸潮热,早泄遗精者,用此滋阴降火,常与泽泻、茯苓、山茱萸配伍。

2.活血散  本品辛苦性寒,其气清芬,为血中气药,入血分,能行气滞,祛瘀血,消痈肿,排脓血,并有活而不留,行而不峻的特点。一切血气为病,均可随证伍用。①癥瘕:气结血瘀或痰凝气滞而见少腹包块者,取其辛开苦泄之力,协同桃仁、桂枝活血化瘀,消散癥块。②郁证:肝气郁滞胁腹作痛,潮热盗汗者,用此行气解郁,常与栀子、柴胡配伍。③肠痈:湿热结毒,发为肠痈,少腹作痛者,用之泻热导滞,消肿排脓,常与桃仁、大黄配伍,如《金匮要略》所载的大黄牡丹皮汤。

现代医学研究牡丹皮含有牡丹酚原甙、丹皮酚、苯甲酸,挥发油、甾醇。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垂体后叶引起的心肌缺血有治疗作用,并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而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概之,丹皮有凉血清热,泻伏火,导滞活血之功,常用于吐衄、虚热、郁证、肠痈、癥瘕,亦可用于斑疹、遗精等。

                                                                  (杨英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