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工农路502号

  急救电话:023-74522999、办公电话:74512338

中医治痰病的体会
来源: | 作者:djxzyy | 发布时间: 2018-07-19 | 7227 次浏览 | 分享到:

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形成是由于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而产生。痰饮形成后,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导致多种疾病。

一、痰饮的成因和特点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所伤等因素所导致,使肺、脾、肾及三焦的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又因水液代谢与肺、脾、肾及三焦的生理功能关系最为密切,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蒸腾气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又均可聚湿而生痰。

痰饮阻滞于经络,可影响气血的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出入。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因而有“百病多由痰作崇”之说。正如《冯氏锦囊秘录》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在脏腑,或在经络,所以为病之多也”。

二、痰证的分类表现和证治

痰证的表现极为复杂,临床上将痰分为湿痰、寒痰、热痰、燥痰、风痰五大类。

湿痰者见痰多易咳,胸脘疲闷,眩晕呕恶,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寒痰者见咳嗽,咳痰,痰白清稀,遇寒加重,舌苔白滑,脉沉迟而滑;热痰者见咳痰黄稠,胸闷烦热,舌红苔黄,脉滑数;燥痰者见干咳少痰或痰稠而黏,咳痰不爽,甚则咳痰带血,咽喉干燥,舌苔黄,脉数;风痰者见咳嗽咽痒,咳痰色白或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或弦滑。

对于痰证的治疗,主要应治其生痰之源,脾为生痰之源。同时,治痰还应注意理气,临床上,我们以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痰证。拟方:陈皮12g,法半夏8g,云茯苓18g,枳壳15g,竹茹15g,杏仁15g,浙贝母15g,甘草6g。属寒痰者加干姜6g,细辛3g以温化寒痰;属热痰者加黄芩15g,瓜蒌壳15g以清热化痰;属燥痰者加玄参15g,桔梗15g以润燥化痰;咳喘发热重加石膏30g,知母12g以清肺止咳平喘;痰稠难咳加胆南星8g以清热化痰;胸痛甚加延胡索12g,郁金12g以理气止痛;兼胁痛者加柴胡18g,白芍18g以疏肝解郁;咳痰带血加茜草18g,白茅根30g以清热凉血止血;湿痰者加莱菔子15g以消食化痰;大便秘结者加熟大黄6g以泻热通便。

三、体会

痰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医家在各自的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补充、完善、整理、提高,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痰病学的内容,形成了一个以痰为中心的辨证施治体系。《五十二病方》有用虻(贝母)和漏芦等治疗痰证和痰瘀相间的病证。《金匮要略》中专列“痰饮”“水气”“咳嗽”三篇,对后世治疗狭义痰饮,水气咳嗽等疾病开拓了先河。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诸疾”“痰饮”“痰癖”等病候,还专门记载了“痰厥头痛”,为后世创“百病多由痰作崇”之先声。《圣济总录》专列“痰证”一门,内容颇为丰富。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讲到“气积成痰”而发病时,言其“或半月或一月,前证复作”指出了痰病不愈,较之其他病易于复发之特点。张介宾提出“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 则脏腑病、津液败, 而血气即成痰涎”和“见痰休治痰”的治疗原则。李时珍在《频湖脉学》中提出了“痰生百病食生灾”的学术见解,还在《本草纲目》中辑录了治痰方药三百余首。清代名医叶桂特别强调“见痰休治痰”的见解,主张“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也”。清代名医魏之琇在《续名医类案》中将“咳嗽”与“痰证”“饮证”分别论述,使中医论痰的理论更加突出和专门化。

痰证的形成主要是肺脾肾的功能失常,聚湿而生痰,临床上以二陈汤加减治疗,治其生痰之源,使痰无以生,每能获捷效。

中医治痰有几千年的历史,对痰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治疗痰证的前景广泛,值得进一步发扬、验证和探讨。

                                                       (杨廉方,杨英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