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工农路502号

  急救电话:023-74522999、办公电话:74512338

感冒案
来源: | 作者:djxzyy | 发布时间: 2016-11-07 | 122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彭某,女,49岁,工人。

201458日初诊。

诉于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怕冷、身痛、鼻塞、咽痛,自行口服“阿莫西林、三九感冒冲剂”未愈而来诊。刻下: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咽喉痒痛,口苦,口渴欲凉饮,纳呆,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体温39.7℃。

辩证:少阳阳明合病。

治法:和解少阳,清解阳明邪热。

主方:小柴胡汤。

柴胡18g,黄芩15g,太子参30g,法半夏8g,石膏30g(先煎),桔梗15g,射干15g,天花粉18g,甘草6g3剂水煎服。

2014512日二诊。述服药后热退,咽痛缓解,口苦明显减轻,但仍纳呆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再拟小柴胡汤加消食解表之品。

柴胡18g,黄芩15g,太子参30g,法半夏8g,桔梗15g,麦芽18g,甘草6g。继服 3剂而愈。

按语:感冒一病,虽然是平常之疾,但其治法颇多。本案杨老根据“但见一症便是”之旨,选用小柴胡汤治疗;结合患者身热不恶寒、口渴欲凉饮说明病在阳明,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热盛伤阴,故于小柴胡汤加石膏、天花粉清热生津,桔梗、甘草宣肺利咽,增射干一味药清热解毒利咽以助桔梗、甘草之力。二诊时因患者纳呆未解,故治以小柴胡汤加麦芽以和解少阳、健脾消食和胃而收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