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医14年时间里,他兢兢业业立足本职,筹建外周血管介入学科,探索介入技术在多领域中的应用可能,指导并成功救治了数千例的疑难危重患者。他就是2023年垫江好人、垫江县中医院心胸血管乳腺外科主治医师王琨。
勇挑重担 投身全新学科领域
2014年初,在县中医院工作四年的王琨由于表现突出被医院推荐至重庆进修学习。原本从事胃肠外科研究的王琨在选择进修方向时,却放弃继续在本领域深造,转而坚定地选择学习血管介入技术。
“有些病人因为腿部出现血管栓塞来到医院寻求治疗,但以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只能为这些病人施行截肢手术。截肢手术仅仅只是保住他们生命的手段,却并不是提高他们愈后生活质量的良方。”谈起选择进修血管介入技术的契机,王琨这样说道。
看着这些被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王琨心中仿佛压上了一块巨石,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而事情的转机很快出现在王琨面前:他可以在进修时选择血管介入技术开展深入学习。而这也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已经从事四年的胃肠外科研究,转而投入到一个全新且陌生的领域中。
这道看似两难的选择题,王琨却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填上了“答案”,并争分夺秒地投入到了新学科的学习当中。
进修结束后,王琨带着新技术回到县中医院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征程。没有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他便利用老设备一点点摸索;没有可以直接参照的案例,他不分昼夜地在办公室和手术室中钻研;手术技术不熟练,他就成千上百次地进行模拟练习。
在独自一人钻研奋斗的时光中,王琨从没有一刻想要放弃,在他心中早已锚定了航向,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终于,经过近一年多的埋头钻研,王琨成功为数十名病人完成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以比传统外科手术更加微创的方式,为病人带去健康。同时也让外周血管介入学科在县中医院正式建立起来,弥补了该院血管外科的空白。
技术探索 尝试多领域介入治病
“谢谢王医生救了我父亲的性命!”在县中医院心胸血管乳腺外科的病房内,刘先生紧紧握着王琨的手,眼泪止不住落下。
原来,连日来刘先生的父亲不明原因地出现便血症状,在去到各大医院,做完各项检查后,依然无法得知出血原因,使用各类止血药物也无济于事。就在全家人绝望之际,王琨提出,或许他可以尝试使用介入技术,排查出血点。
在此之前,王琨只在患者血管淤堵的情况下使用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疏通,将该技术应用于出血性疾病的尝试却从未有过。
这是一个具有风险的提议,王琨深知这一点。但身为医者的责任和担当让他无法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置之不理。
很快,刘大爷被推进了手术室。王琨屏住呼吸,首先在股动脉处进行穿刺,紧接着将导管放置到肠系膜动脉和腹腔干动脉之上,随后使用微导管逐一检查分支血管,查找出血点。这是一个繁琐且漫长的过程,王琨不敢有丝毫放松。
终于,经过近两小时的探索,王琨在患者十二指肠下端的空肠处发现了出血点,并成功对出血点进行了止血处理。
这一血管介入技术在出血性疾病中的成功应用让王琨不禁陷入沉思,或许在其他病症中,介入技术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有了这个想法后,王琨便开始着手尝试将血管介入技术应用到肿瘤治疗、肠梗阻导管置入等领域。一次又一次大胆尝试、一个又一个不眠深夜、一点又一点累积经验……最终,王琨成功推动血管介入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运用。这些探索的成功不仅让血管介入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更为患者减少痛苦、加速恢复、提升群众幸福感提供了可能。
执着奉献 护航群众生命健康
身穿几十斤的抗辐射服,站立几小时做手术是王琨的日常。
在血管介入手术中,必须借助医疗影像设备,医生才能够透过外表探查到体内血管的情况,并操纵导管完成手术治疗。
“医疗影像设备的使用不可避免伴随着辐射,这些辐射日积月累就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我们科室里目前王医生是做血管介入手术最多的,所以受到的辐射影响也最多。”与王琨一同搭档钻研外周血管介入学科的主治医师张波说道。
频繁的感冒、换季便找上门的结膜炎......这些无一不是长期经受辐射带给王琨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未阻碍王琨在外周血管介入学科中探索的脚步。
为患者做手术可行性检测、调配患者用药、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手术方案、为患者做手术、检查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每天王琨都忙得不可开交,连走路都大跨步地赶着。
从2015年至今,王琨年均完成300余例外周血管手术,年均服务患者3800余人次,高强度的检查和手术工作几乎占满了他的所有时间,他却乐此不疲。
“看着这些病人因为做了血管介入手术,病情明显好转,痛苦也明显减少,我心里就觉得特别满足。”面对记者的提问,王琨只是这样说道
垫江县中医院“优秀医生”、重庆中西医结合专委会跨界新声介入病例大赛优胜奖、重庆市垫江县人力社会资源与保障局年度考核“优秀”、垫江县中医院“2022-2023年度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即便已诸多荣誉加身,王琨依然是那个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人民医生。
在今年公布的第四季度“垫江好人”名单中,王琨光荣上榜敬业奉献类别。对此他说,垫江好人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也将是对他未来工作的有力鞭策。之后他必将在外周血管介入学科中潜心深耕,努力让更先进的技术福泽群众。